English

让家乡的建筑五彩缤纷

1999-05-2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章其志 本报记者 潘剑凯 我有话说

在浙江省台州市一个海滨小镇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,留英博士杨明指着一幅中国地图说:“中国的市场太大了!我相信在祖国有我最好的创业空间,能实现我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”

这位被椒江区前所镇的居民叫做“洋博士”的留学生35岁,在英国学习、工作12年以后,于去年回到家乡造起了瓦片。

从乡下娃到“洋博士”

杨明就在前所镇长大。前所是个小镇,与椒江市区隔江相望,到现在还没有大桥连接,靠的是渡轮。1979年,才15岁的他考上了武汉工业大学。20岁,杨明大学毕业留校当助教。两年后,他被选派到英国利兹大学攻读材料科学硕士学位。1988年10月,24岁的杨明写完了博士论文。随后,这位年轻的博士来到巴斯大学作博士后研究。1990年,他在牛津大学参与超导元器件方面研究,并获得一项英国专利。在大学从事研究期间,他发表了几十篇论文。1994年,杨明到了一家著名的建材公司从事建材产品研究。

中国人要树立新的“砖瓦观”

在英国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建材产品研究后,杨明认识到,祖国的建材工业太落后了,自己的学识完全可以贡献给祖国。

“最要紧的是改变中国人传统的‘砖瓦观’!”在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,杨明说。在中国,房子拆了建,建了拆。城市里不断地进行旧城改造。在浙江省这些发达农村里更有“一代农民造了三代房”之说。

“这是个人财富的极大浪费,也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。中国的‘秦砖汉瓦’流传了两千年,始终是青砖黑瓦一贯制。砖瓦的质量居然越造越差,现在的质量不如几百年前的。”杨明指出:“劣质砖瓦于建筑物就像癌细胞于人体。”

因为砖头质量太差,太难看,所以中国的房子往往是外贴瓷砖。杨明认为,外贴瓷砖,至少有四点缺憾:一是不安全,因为好的瓷砖过个一二十年也要掉下来,差的甚至只有三四年。二是掉了不装修会很难看。三是贴瓷砖本身不科学,它把砖头本身的透气性能消除了。砖砌的墙体就像人的皮肤,也有毛细孔,湿度高时,墙体能吸收水份;干燥时,它又可以增加湿度。抹上水泥贴上瓷砖的墙体,就如同被烧伤的皮肤。四是造价不低,外贴瓷砖差的一平方米需20元,好的要60至80元。而用好的砖可以一次到位,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

这时杨明取来一本关于伦敦建筑物的画册。他随手翻开一页,指着一座五层红砖墙城堡说,多漂亮的建筑,它有700年历史了。这样的房子英国有很多。

“让中国的房子五彩缤纷”

杨明的英标建材台州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注册,随后自己设计、开发、安装、调试了生产线,第一张彩色水泥瓦在年底面世。不久前,他研制的两套喷涂设备还卖到了北京和山东。

据浙江省台州市有关部门的统计,这个拥有300来万人口的地区几百个砖瓦生产点,每年生产砖瓦要消耗相当多耕地上的泥土。杨明让家乡人开了眼界,因为他的瓦片不挖一块泥土。那是用水泥、沙子、高分子材料等制成的水泥瓦。在机器流水线上流出来,一张张,或红或绿或紫。

杨明的第一批客户评价说,杨明生产的彩瓦瓦体均匀,坚固密实,色泽鲜艳。据实验室强化模拟试验表明,色彩稳定,抗酸雨腐蚀,抗紫外光长期辐射,在一般自然条件下可保色25年。

过硬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使杨明的产品开始为市场所接受,现在日产已达到5000多张,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。预计今年这家企业可创产值1000多万元。下一步,杨明希望能与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。

与国外舒适生活相比,回乡创业条件艰苦,压力也很大。但杨明乐在其中。“建设自己的家园是我最大的乐趣。”他说,“让家乡的建筑也五彩缤纷,这是我的心愿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